今年夏天,苏超、赣超、浙BA等赛事活动火了,看赛事、品美食,跟着比赛去旅行成了热点。体育消费成了热词。9月4日,《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印发,从扩大供给、激发需求、壮大市场主体等六个方面,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。详情
新政有何亮点?如何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?
△F1中国大奖赛
提高职业赛事发展水平
《意见》提出,提高职业赛事发展水平,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。加强对各地申办、举办国际赛事的统筹和指导。这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为何要提高职业赛事的发展水平?温州大学奥林匹克与全球体育善治研究院院长易剑东对此表示,现在各地有很多业余的体育赛事吸引了大量的观众,甚至全场爆满,赞助商也蜂拥而至,但一些职业赛事不是特别理想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职业赛事要借政策的东风,提高自身的运营水平。

△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
此外,易剑东表示,我们国家这些年办的国际赛事很多,但各地人力资源、知识资产等方面的统筹都有些欠缺,导致赛事筹办过程中有资源浪费的现象。如果有更好的知识资产来助力、外部人才引入,理顺体制机制,赛事可以办得更加顺畅,效益也可以更好。
注重体育赛事安全
《意见》对体育赛事安全提出多项调整,涉及赛场容量、安保配置及票务管理等核心环节。比如,在优化赛事服务管理部分指出,优化改进体育赛事安全管理,做好赛事活动风险评估,分级分类测算所需安保力量,科学核定赛场安全容量,提高可售(发)票数量。
△2025“浙BA”城市争霸赛小组赛
这些举措对于未来整个赛事产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?
易剑东表示,安全和安保是整个赛事的核心和灵魂。2014年相关政策文件就提出过这个问题,这些年一直在逐步改善和完善,但是没有精细化制定不同项目、不同赛事的安保标准。从一定意义上讲,要根据赛事的特征、当地的特点,以及不同项目国际上运作的经验等,统筹做好赛事,尤其是在安保问题上不要过度,也不要不足,把握好平衡。
扩大体育场馆供给
《意见》明确提出通过新建、改建、升级和延长开放等多种方式扩大体育场馆供给。比如,“推动户外运动设施、全民健身中心、体育公园、社会足球场地等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”以及“引导商业综合体、景区、商圈、街区等引入体育健身、赛事活动等业态”。
△安徽合肥一乒乓球馆
易剑东表示,很多老百姓不愿意去从事体育活动,甚至有些青少年从事体育活动不够积极,因为在房间里打游戏特别便利,而去体育场馆不那么便利,有离得远、进入不方便、预约不便利等各种原因。因此,重要的是把场地建在老百姓的身边,打通进入体育场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2030年总规模超7万亿元
《意见》提出,到2030年,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,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,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,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此前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》明确提出,到2035年,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。
△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,中国队对阵巴林。
体育产业这匹“小马”能否拉动国民经济这架“大车”?
易剑东指出,衡量体育产业的价值不能仅看其直接GDP占比,更应关注的是,体育产业可以培养更好的国民素质,对其他产业也有推动、拉动的作用。
相关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6m058UDLIxhYjraF_NDiDQ